用技术,才能最彻底地掀开自由女神的底裙
有幸于10月的最后一天先睹为快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D版,在宣传方体贴安排的一周消化后,重逢了传说中120帧+4K+3D的顶配版。即使有两遍原著小说和2D版打底,在亲历顶配版后,最直接的感受是与2D版完全是两个电影!具体的感受:好像一个拘泥VCD影碟画质的人突然看到了Blu-ray……
其后怅然若失、百感交集的状态持续到首映后一天的漫长时光,这并非夸张李安或电影本身的牵制力,更多是一种不愿与银幕光影分离却不得不散场的痛苦。仿佛脐带剪断与母体分离的一刻,被迫从幽暗的时光洞穴中走出,又将独自面对这个无以伦比的真实世界一样。小津曾说:电影要以余味定高低。 下文作者将对即日公映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从时代背景、叙事结构、影像构成、场面调度、空间场景、作者母题、120帧畅想等环节探讨李安导演的创作本源:
战争英雄VS杀婴凶手、娱乐赛事VS杀戮游戏、远大前程VS九死一生;通过比利在感性与理性的激荡间带领观众走入这个只许沉浸、无法抽离的绚丽的舞台,与此对应的是残酷血腥、细到灰尘、毛发、光线都触手可及的生死炼狱。
李安电影贯穿始终的这条人性跨域,是穿越类型藩篱仍能攫取人心的法宝——每个人心中都有的——青冥剑/绿巨人/断背山/王佳芝/伍德斯托克/理查德·帕克……
最后一点建议:如果你相信电影、相信李安,那《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应该至少看两次,第一次普通版,用心去看(故事);第二次看120帧+4K+3D的顶配版,用眼去看(画面)。无论之后如何感受,眼前的此刻都是新的。
因为,看见了就没办法假装看不见。
与魔鬼同骑——时代魅影,阴云之下
不同于伊战盖棺定论的今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蓄意的节点选在2004年末——布什获得连任前后——个人与家国彷徨的分界线。以英雄事迹的报道开篇,焦距缩进,定格在比利模糊的侧影。通过一个男孩眼见、困惑、省思继而蜕变的瞬间,以他在不可选择中选择的故事描绘一个国家的历史转向。
“不站在我这边,就是在敌人那边”奉行单边政策碾压世界的八年,威胁从世贸双子星最终蔓延全球,新总统大选落幕的今天仍芒刺在背。这并非李安首次通过战事解剖美国文明,史蒂夫·马丁符号化白发、逃役背景使他饰演的大亨诺姆神似总统布什(谈及二人私交)。
国家机器与娱乐媒体对比利的造星过程,通过塑造战争英雄宣扬战事的正义,进而美化侵略行为。旗帜必将永久飘扬,没人关心肉身的存留。是暗讽在布什主义操纵下的美国变为“战争娱乐化”的全民秀场?
静帧图片到动态视频,别误解与伊斯特伍德被忽视的杰作《父辈的旗帜》相若。实质上,从没有未经美化的战争。石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战争的真相尤其不堪一击,《枪毙越共》一经曝光就预示了越战失败。
藏龙卧虎——被动的英雄,唯一视角的套层结构
忠实于原著的心理套层结构,以体育馆内比利的见闻为主轴推进,同时倒叙以姐姐为主的亲情线及施罗姆队长的兄弟战线。主人公被置于同一条叙事线的折叠拉锯中,吻合其面临抉择的处境,是前进“光荣”的送死?还是退后“耻辱”的偷生?
套层的叙述结构,使比利不同于一般电影的主动主角。没有过多自主的行动(对比下少年派的行动力吧!),思考之外是沉默、聆听、照本宣科的背书。表态的职能被分配到他生死不离的队友身上。场面调度上,比利很难在现实时空获得独处的机会,不是被公众大包围就是被队友小包围;与回忆中一对一形成醒目的对比。少年派是动作推动,而比利是心理、是回忆推动情节发展。
和姐姐亲昵的感情,结合地域特色,更突出处男的尴尬。略带暧昧的对话间冷不丁亮出触目惊心的伤疤,后在新兵特训中道出参军的原委。跳跃(球场—卧室—军营)三组时空,回忆叠加建立起家庭姐弟到兵营兄弟间的情感波澜和性情品格,还有裹挟在命运里意识形态的鬼诡。试问,有比这更精炼又多维的形式吗? 姐姐怂恿比利“逃”役,原著里叮咛的短信,被李安放大为几场德州姐弟间充满情愫的对手戏,令亲情的维度更加立体——姐姐最后冲到赛场挽留比利,这是片中始终拉扯着神经的微弱人性祈望;她的存在令主人公得以保存最后一丝理性去辨别眼前斑驳陆离的幻觉现实。
绿巨人——技术万岁,古老语汇的涅槃重生
集结120帧+4K+3D影像再现的空间情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场面调度的方式。这或许是为何本片在同一场景多以中景、全景构图,在纵深空间中很少改换取景角度的关系。
4K分辨率、三维立体影像使得从前不被重视的细节“起死回生”(视点会不由自主的被焦点外的事物分散注意力)——为画框内的一切调度增添无穷的难度。对观众而言,已不能按以往观影经验安坐,很难一次性消化视网膜捕获的运动影像,但这里已不存在焦点跑偏的问题,因为在全景影像—空间情境之中需要观众自己去寻找发现,影像不再以一个或多个焦点为核心构成,而是达到了一种拟真的包容性、开放性。
而本片的特写威力一方面来自技术提升后的真实:充血的眼球,争执中嘴唇上方毛孔渗出的微汗,皮肤的角质一览无余。体会到“白里透红”、“面红耳赤”不再是一个抽象结论,而是一个渐变的生理过程。
另一方面源于历史回响中认知的不安,其冲击力源于切割现实的局部放大,电影初期创作者都限制其使用——今天如斯皮尔伯格这样被影史滋养的作者同样珍惜——都听过默片女演员为获得一个特写镜头需要何种的付出。120帧+4K+3D的影像再现重新让这个沉睡多年的电影语汇涅槃重生。自“大咖啡馆之夜”,人们面对冲向银幕之外的列车而奔走后,特写也以更为细腻、真实、不安的形式被百年后的观众“重获”。
李安通过技术提升的目的是迫使每个人面对120帧+4K+3D的影像再现表达出自我的意见(只可表态,绝无附议)。个体发声不是一种对抗布什主义、单边政治等极端管辖内所应该坚持的态度?在官方既定的对的选择,错的选择以外的我的选择:比利的选择,李安的选择以及每个观众的选择。
制造伍德斯托克——理性VS感性的心灵之旅
意外胜利的小规模狙击战是一切的原点。李安必须“无中生有”将对战事的想象落成影像,回忆中人会放大过往印记最深刻细节,由于无法还原现实的全貌,只是各个细节汇集下的想象图景。正如没有生者能够如实描绘死后的世界,结合120帧+4K+3D影像再现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提供了一个罕有的视角:或许揭开了战场最真实的面向,或许开启了一条从无来者、最神秘/未知世界的通道?
迪塞尔饰演的外号“蘑菇”的队长在“蘑菇型”菩提树下为比利传道解惑
喜宴——NFL、感恩节、德州的美国缩影
李安钦定的片名——在英译“漫长的中场休息”外补足了战场维度;在中译“半场无战事”前又强调“比利·林恩”的个体价值——将人物与其所在的环境并置。如果比利是影片当仁不让的人物主角的话,那有必要确认影片特殊的空间主角:NFL、感恩节、德州。空间塑造为本片更精心架构的另一个主角,绝不单是主人公身存的底色。人与环境难以分离,成为一个力戒被拆分的整体。
NFL是全美最有影响力、商业产值最高的体育赛事。赛场选址在布什的德州老家,相比队长戴姆赤裸的教唆石油大亨,李安睿智地保留了原著中士兵参观球员更衣室的尴尬描写。感恩节本为感谢印第安人对当年前来美洲大陆的清教徒们施以援手,由林肯设立;但如果将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与近四百年对印第安人的驱逐杀戮背景相对应,反讽的意味呼之欲出。登场前,士兵被勒令换下军礼服,换上了“杀人的”军装示众。精确的打击目标使比利置身的球场变为布什主义横行下美国的微缩模型。承接了少年派纯真双眼的比利,面对更为抽象、更为奇幻却同样凶险的赛场内外,无异于栖身一叶扁舟,背靠汪洋面对猛虎。
选择NFL、感恩节以及德州的背景,李安为影片中的人物和情节,奠定了深厚的舞台地基。只有将视听再现推到极致,透过感官体验升级和放大将内容的暗讽变为形式的明刺——正义、英雄、胜利都是谎言,才能最彻底的掀开自由女神的底裙——“人们竟然会歌颂你过的最糟的一天”。
推手——停顿与流畅,永无止境的升级
银幕中侠客不论怎么飞,发力点和落点绝对清晰,轻功是动作前、后、中分解的残影。多数人默认“真正的速度是看不见的”看不清来去的是快。因为大脑会在快速运动中“忽略”看不清的过程,接受连贯的错觉。武侠片的三镜头法,动作并不连贯,因此产生力道,以一个完整的镜头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布雷松常用两个镜头来拍一个动作。
最优秀的影视演员表演都是“点对点”动作(因为镜头是一个个拍摄,剪辑是一格格修剪),而导演要找到不同演员不同的“打点”节奏来建构一场戏完整的气韵。如果点变成线,断点消失反而不流畅。这可能是李安提到为了配合新技术,演员不知道如何表演的原因?
诚然,并非今后所有题材都适用120帧+4K+3D的技术,或许《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通过华丽到失真的秀场与记忆重构的战场对位的结构,让故事和题材找到了最适合的形塑而已。
因为,技术创新至多提供了一种影像再现的真实性增益,而以真实为终极目标的创新将日新月异,永无终点。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四年一觉电影梦
自传《十年一觉电影梦》中,李安曾预见般的吐露心声:“我觉得感情无法再造,只有透过具体行动或形象,去刺激观众自己的感觉。希望观众产生同感甚至不同的感受。抽象的情感思想,要靠具象的情境来刺激,所以把它做出来的技术是很重要的”
亦或,实为眼见?